【營養師解析】胃炎飲食怎麼吃?腸胃炎跟胃炎一樣嗎?胃炎菜單範例

不少人有腸胃問題的困擾,前陣子遇到一位個案,胃部疼痛以為是近期三餐不正常、亂吃東西導致胃食道逆流而已,後來就醫看腸胃科醫師,才發現是「胃炎」,不知道胃炎飲食怎麼吃,所以來看營養諮詢門診。有些人也會把「胃炎」跟「腸胃炎」混為一談,其實有很大的不同喔!

胃炎跟腸胃炎不同

胃炎(gastritis)

顧名思義就是「胃粘膜」發炎、糜爛,有很多因素,不一定是感染引起的,飲食不當也有可能造成胃炎,常見原因之一為幽門螺旋桿菌 (H. pylori) ,幽門螺旋桿菌可透過接觸嘔吐物、糞便、唾液以及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傳播;還有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(NSAIDs),例如:阿斯匹靈、布洛芬,也會損害胃粘膜,導致胃炎;飲食不當,攝取過多脂肪、精緻糖、辛辣食物以及酒精、抽菸皆會影響,若胃炎長期不治療的話可能會變成胃癌!胃炎又可分成急性及慢性胃炎,如下:

急性胃炎

急性的症狀像是腹部疼痛、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、胃脹、消化不良等,可能原因有不良的飲食習慣、飲酒、感染、藥物等。急性胃炎經過治療後會改善、痊癒,但也有可能持續發作而轉成慢性胃炎。

慢性胃炎

慢性胃炎會持續反覆發生,但是症狀可能比較不明顯,有些人可能沒有症狀,需要做胃鏡檢查。可能原因有不良的飲食習慣、飲酒、抽菸、幽門螺旋桿菌 (H. pylori)感染 、藥物等。

腸胃炎(gastroenteritis)

腸胃炎通常是因為細菌、病毒所引起的感染,腸胃炎的症狀有腹部疼痛、腹瀉、發燒、噁心嘔吐、頭痛、脫水等,所以腸胃炎的患者需要補充大量的液體。腸胃炎又可分成細菌性腸胃炎(常見細菌種類像是腸炎弧菌、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,吃了這些感染不乾淨的食物或飲用水而引起)及病毒性腸胃炎(像是諾羅病毒、輪狀病毒等,吃到受病毒汙染的食物及飲用水,或是與感染的病患有接觸而引起)。

推薦文章:【營養師解析】營養師的腸胃炎飲食攻略!腸胃炎怎麼吃?

胃炎要如何改善?胃炎飲食怎麼吃?

飲食注意事項(溫和飲食)

  • 減少辛辣食物:辣椒、洋蔥、胡椒等
  • 減少酸性的食物:檸檬、蕃茄、柑橘類等
  • 減少咖啡因食物:咖啡、濃茶、巧克力等
  • 減少碳酸飲料:可樂、汽水等
  • 減少高油食物:油炸物、肥肉、爌肉、濃湯等
  • 減少精緻糖食物:含糖飲料、蛋糕、甜食、零食等
  • 減少粗纖維、堅硬的食物:高纖蔬菜(竹筍、芹菜、菜梗、菜莖等)、高纖水果(鳳梨、芭樂等)、堅果類(核桃、腰果、杏仁等)
  • 改善不當的飲食行為:吃宵夜、暴飲暴食、吃太快等

調整生活型態

  • 避免抽煙、酗酒
  • 適當紓緩壓力
  • 保持充足睡眠
  • 肥胖者建議減重

營養師的胃炎菜單範例

早餐

  • 蛋餅+鮮奶
  • 饅頭夾蛋+無糖豆漿
  • 鮪魚蛋吐司/里肌肉漢堡

午/晚餐

  • 飯+蒸魚或滷雞腿+炒/燙/涼拌大陸妹/菠菜/大黃瓜+蘿蔔排骨湯+蘋果
  • 乾拌麵+水煮嘴邊肉+燙高麗菜/涼拌木耳+蛋花湯+香蕉
  • 瘦肉/魚肉/雞蓉蔬菜粥+木瓜

點心

純豆花(少糖水少配料)、燕麥奶、蒸蛋糕、海綿蛋糕、吐司、蘇打餅乾等

(以上菜單因有個體差異,飲食份量不太相同,如有需求可以至營養諮詢門診)

若有黑便、胃痙攣、腹部疼痛不適、疲倦頭暈、呼吸急促等不適症狀,或是經常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者,記得就診腸胃科醫師,及早發現、及早就醫治療!

懶人包下載區

gastritis

推薦文章:遠離火燒心,『胃食道逆流』OUT!

參考資料:胃炎跟腸胃炎差異胃炎

文/陳怡婷Cynthia營養師,看更多關於我

歡迎轉載分享,並請註明出處,敬請尊重智慧財產權,以免觸法!

3

發表留言